篇一: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红色党建品牌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发布时间:2023-01-14T13:33:52.047Z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6期第8月
作者:
杜远[导读]本文通过以建立红色党建品牌建设与民办高校教工党建融合的路径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育人与教工党支部党
杜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长沙410211摘要:本文通过以建立红色党建品牌建设与民办高校教工党建融合的路径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育人与教工党支部党建活动相结合,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工党建品牌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红色文化、党建品牌建设、探索、研究
民办高校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党建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情操,还能为国家培养思想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设计艺术人才。
一、红色党建品牌建设与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结合的意义
民办高校进行党建品牌创新建设,符合民办高校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教工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更多的基层组织人员参与到创新党建品牌建设之中,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进行引导,而在民办高校建设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党建品牌创新建设,有利于坚定校方正确办学方向,让民办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明确社会中实际需要的人才所应具备的优秀素养,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共产党员身先士卒、保家卫国、投身事业的写照。这便是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葆光芒的原因,正因如此,红色文化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对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工党建工作是提升民办高校党员教工综合素质和培育红色接班人的关键。以传播红色文化目的,建立教工党支部红色党建品牌,是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加强设计专业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红色文化在党建品牌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党建育人的目的。根据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民办高校要准确定位,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打造教工党建品牌建设,促进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接班人。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应当以培育红色接班人为目的,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以课程思政为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之中,充分体现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中的特色。
二、红色党建品牌与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结合的探讨与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开展,不拘泥于传统模式,要采取特色化、针对性的工作方式,将党建工作渗透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育当中,因此,民办高校设计专业教工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红色党建品牌,在将党建活动渗透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实现建设党建品牌的真正意义所在。1、建立设计专业党建品牌,以课程思政实现育人目的建设教工党支部红色党建品牌活动,为党支部开展政治学习和党内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使党员教师对党建品牌建设的定位更加清晰,能够正确认识党的价值观念。民办高校各项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思政育为首要工作,做到“树人”先“立德”。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发源地,自然应该重视自身育人功能的最大限度发挥,在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入融合中传递更多党的声音,培育出更多具备较高政治素养的大学生。基于品牌建设与课程思政开展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能充分调动高校党员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提升自身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职能助力高校党建育人水平的提升,实现“党建+课程思政”协同作用,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根本育人工作的有效切入点。
课程思政是当代教育的主题,高校要搞好教工党建工作,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特点,积极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利用课程思政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发挥其在教工党建活动中的育人作用。推行课程思政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手段,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寻找红色文化教育因子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工党支部的红色党建品牌建设,有效促进教师积极开展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开展品牌党建活动中,将思政教学成为教工党员的考核方式,让教工党员都自觉肩负育人职责,引导教育工作者成为思政育人的积极践行者和参与者。突出优质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党建品牌建设+课程思政”成功案例。在教工党支部党建活动中,党支部教师积极探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功能,建设优质课程思政榜样,促进党建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以点带面,发挥党建品牌建设的先进带头作用。2、结合专业学科特点,打造专业特色党建品牌
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过程中,要围绕发展大局,立足院系和学科专业实际,结合民办办学特色,融入学院育人文化,将红色文化融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设计专业的教育的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专业的学生教育中,其审美情操能力的培养也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民办高校设计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在他们的专业学习中审美有着重要作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审美情感与设计创作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但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专业学生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品味,这就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期间要充分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因此,只有将专业课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展现正确的“设计观”。将红色文化融入设计人才培养中的过程,也是提升设计专业学生审美修养的过程。设计类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设计界的主力人才,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理论知识和道德素养,这样才能充分提升自己的实践创造能力,成为国家所需的又红又专、德艺双馨、党性强、觉悟高、实践能力强的艺术型高端设计人才,创作出正能量、有情怀、接地气的设计艺术作品。
三、结语
民办高校教工党支部红色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不仅对党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策略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有效的党建品牌创新建设,能充分体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建立特色的党建品牌建设的有效机制,体现出民办高校党建发展的“以党建促中心”的目标。可以对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
的健康品格,成为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夏郁.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70-73.[2]孟津竹,陈四利,韩永强,等.“党建+课程思政”体系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队伍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10):125-128.[3]池晶.高校“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初探——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为例[J].党史博采,2019(10):66-67.[4]包春平.“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路径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40-42.[5]吴云娣.
新时代独立学院教工支部品牌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J].
党史博采(下),2019,10:38~39.[6]何洪武,徐瑞雪.
高校党建品牌构建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
篇二: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思政课,主题是“坚持党的领导,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效推进,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的领导,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学习为第一生产力,以实践为实现理想的基础,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党的组织,严守党的纪律,把握党的方向,把握党的历史,坚定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责任,投身党的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最后,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谢谢!
篇三: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高校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作者:林征
李笑秋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9期
摘
要: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辅相成,有内在共生性,对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起着关键作用。利用好两者关系,可以促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导向性,可以推进党支部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起着战斗堡垒的作用,教师党支部自身理论的丰富性与课程思政的内核是一致的,加之有定期的活动主体和组织安排,在推动课程思政研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引导和推动,而教师党支部具有党建与教学的双重属性,因此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有利于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效。
教师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建设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基层党支部建设机制,课程思政就是高校对全面从严治党在治学方面的反馈。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度不高、统筹保障体系不健全、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1.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度不高
高校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教书育人,立德为先。人才培养不仅涉及知识技能的巩固,更是理想信念的筑牢。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更加敏锐,是容易被社会动摇也最具塑造空间的群体。教师在组织上是学校的核心构成,在角色上是指路人,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党支部本身的党建属性和业务属性,有利于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2]但是,经济社會变革对学历和文凭的高层次需求,造成教学内容以考试为准、教学形式以课堂为准、教学目的以知识掌握为准,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涉及较少,出现“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致使党建与业务“两张皮”。一方面,党建工作者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另一方面,普通教师更多专注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的提升,两者的交叉融合远远不够。此外,高校教师自身教学科研压力较重,思政任务经常被误认为是额外的“负担”,不属于课程教学范畴,造成党建学习常常“走过场”“摆形
式”,主要原因在于党支部对课程资源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优势,造成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度不高。
2.统筹保障体系不健全
课程思政属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部分普通高校教师对党支部的定位和职责认识不到位,对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的价值存疑,未能很好地将课程思政育人同党支部建设统一起来。除了上述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度不高、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等问题外,缺乏完备的保障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制约因素之一。高校制定的组织发展规范性文件往往更多针对校级层面,针对教师党支部发展的文件相对较少。教师党支部书记不仅担任党建职务,而且还承担了教学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津贴补助仍有待落实。党支部在推动学科建设话语权有限,缺少切实可行的讨论话语路径和空间。
3.学习形式相对单一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引者,“教师必须担负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重任”,[3]利用优质渠道或平台信息更新知识储备十分重要,而教师党支部的平台优势由于学习方式相对传统、学习形式比较单一、缺乏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融合等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对于学术界、社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他们往往习惯于自主搜寻、辩证思考,参与学习研究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探索者”“思考者”。而党支部建设的理论学习、精神传达等活动,多是单向输出,教师被动接受,需要讨论的主体性空间较小,在此过程中角色更多是“学习者”“被动接受者”。基于这种习惯差异,教师党支部必须要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方法,重视高校教师在党建中的身份转化问题。只有引导教师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入脑入心,才能真正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
党建推动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本身就有内在共生性。一方面,在教师党支部指引和促进下,可以促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具导向性。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党支部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4]在教学工作中“春风化雨”完成教学目标。在课程思政中不仅完成了育人目标,而且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与党的理论建设相融合,既充实了党的理论战斗内涵,也壮大了党支部的教师队伍。课程思政与教师党支部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既可以使支部队伍发展壮大,提升战斗力,也可以使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得以明显提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成果。鉴于此,可以从切实实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积极推进“校—院”多级联动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学习方式等方面,提升党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1.切实实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具有“领唱班”和“火车头”的作用。但仍存在教师本身自身理想信念不够、没有充分运用党的理论思想指导教学、不能及时回应教学问题、对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容易造成党支部建设落后于高校实际发展的情况。这种割裂现象一定程度上是“领唱班”和“火车头”没有配置到位的原因,因此要选用既有扎实科研教学功底又有较高政治素养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一方面,可以在教师中尤其在院系教学交流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过硬的政治素养、组织能力有利于强化支部成员联系交流,实现党建和业务的真正融合,筑牢党在高校的支部组织坚强堡垒。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离不开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要切实实行“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使党支部书记成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灵魂人物”,“充分发挥党在立德树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5]“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需要一定的培育过程,如有一定的岗位津贴补助,定期交流学习,在制定培养方案、职称评选方面有一定的话语空间等,在逐步推进中为支部书记培育提供有力抓手。其中,以学科建设促“双带头人”的培育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径,在教师中选拔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融入一流学科建设,并辐射周边普通教师群体,不断补充后备力量,在螺旋式的上升发展中加快构建教师党支部的核心领导集体。
2.积极推进校—院多级联动体系
高校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院系,院系是对学生启迪心智、铸就品格最重要的“细胞”,教师党支部如果能切入“细胞”内部,就能与高校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课程思政育人就有了强有力的抓手。而党支部工作范畴往往限于内部,与院系联系较少,发挥导向作用有限。当前的课程思政是建立在“大思政”工作格局基础上,涉及多主体参与、多场域运行、多层次影响,和“三全育人”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党支部要切实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要联合校级党组织、二级学院党组织、职能部门等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院党委+二级学院党组织+教师党支部+教师党员’多级联动、统筹推进的組织体系”。[6]
从校级党组织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资源保障、沟通渠道、协作方式、激励措施等工作,如设立思政科研项目、思政名师报告厅、教师发展竞赛、思政微课等活动,激活科研与党建的互动状态、互动过程,形成互动关系,发挥校级党组织的核心力量,这是建立在共同育人目标和情感价值下的各要素功能耦合、结构与协调。院系是高校教学组织最重要的细胞,统筹教师党支部与学院党支部、学院教师的有机合作与交流,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与学院党支部的联系“嵌入”课程思政内容,以幕后参与人的角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既强化了学院专业育人的本质精神,又凸显了教师党支部的凝结剂作用,有利于最终形成“校—院”多级联动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
3.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学习方式
实现教师党支部对课程思政的推动,最重要的还是加强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7]以课程为抓手,以实践为主线,以线上学习为补充,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学习方式。以课程为抓手,教师党支部按照学院专业划分小组,由教研组长担任组织者,对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最新研究成果组织教学沙龙,挖掘学科内的思政元素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由支部书记组织交流延伸至其他各个专业。很多教师对挖掘本门课的思政元素感到无处下手,而教师党支部本身丰富的理论资源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撑,“为课程思政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8]通过教师党支部中党支部书记与专业课程教师的互相交流,党支部教师内部沟通,院系支部教师互动分享,可以促成教师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党建理论和思想对课程思政的有效引导。例如:在学习“四史”等理论时,积极开展主题讲座、专题讨论等教学沙龙,支持资深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一对一帮扶指导,开展深入基层社区、农业服务、乡镇学校等实践活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升华党的服务宗旨意识,深化自身的理想信念。
在“大思政”视阈下,党建与课程思政具有内在共生性,是一项系统且全新的探索工程。切实加强新时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变革学习方式,以课程为抓手,以实践为主线,以院系单位为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实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校—院”多级联动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学习方式等举措,构建适合中国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李雅娜,宋婷.高校教师党支部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2):127-128.[3]孙亮,邓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研究[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61.[4]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15-17.[5]鲁正,林嘉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0(7):49-51.[6]池晶.高校“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初探—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为例[J].党史博采(下),2019(10):66-67.
[7]***.***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9.[8]张玉岚.“课程思政”与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1):36-38.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党政办公室)
[责任编辑:卜
珺]
篇四: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2022年学校党支部思政课课讲稿
尊敬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党支部要举行思政课,本次课程的主题是“2022年学校发展:责任与机遇”。今天,我们将讨论2022年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我们要了解2022年学校的发展现状。202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节点。在这一历史性节点上,我们的学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我们要讨论2022年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022年学校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外,2022年学校发展的挑战也是多方面的,包括科技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等。
最后,我们要讨论如何应对2022年学校发展的挑战。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确保学校发展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其次,我们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同学们,2022年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努力,共同把学校建设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结束
篇五: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小学党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学设计
学习董存瑞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战斗英雄董存瑞,知晓其感人事迹。
2.引导小学生理解董存瑞精神。用“五瓣花”来诠释,核心是“奉献”,有“坚定信念”、“爱党爱国”、“舍身为国”、“顾全大居”、“善于学习”的精神品质。
3.引导小学生学习董存瑞精神践行在行动中,从“五好”激励,努力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董存瑞,理解董存瑞精神,把学习董存瑞精神践行在行动中,努力做新时代好少年。
难点:引导理解董存瑞精神内涵,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董存瑞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思政课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思政课主题是《学习董存瑞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展示讲解,初步认识董存瑞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董存瑞。(课件播放视频)董存瑞生于1929年,河北省怀来县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加入中
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多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三)引导启发,理解董存瑞精神
师:董存瑞精神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为了让小学生用生动理解董存瑞精神,老师认为可以用“五瓣花”来诠释。董存瑞精神核心是“奉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需要弘扬以“奉献”为核心的董存瑞精神。其次要有“坚定信念”,董存瑞一直坚信革命必胜,为了新中国前进;“爱党爱国”:董存瑞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舍身为国”:董存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怕牺牲;“顾全大居”:董存瑞牺牲个人,为大部队赢得胜利;“善于学习”:最后还要提到,董存瑞其实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信,你可以看看经典老电影《董存瑞》、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为了新中国前进》,了解他勇立战功的本领又是从何而来?那就是凭学习,靠“创新”,肯懂脑子,勤于思考,刻苦钻研。
(四)重在践行,做新时代好少年
1.践行“五好”
师:理解了董存瑞精神,那如何把这种精神落实在行动中,做新时代好少年呢?老师认为可以从“五好”激励自己,一是“政治素质好”、二是“思想品德好”、三是“学习成绩好”、四是“遵规守法好”、五是“勇于创新好”,队员们,付出行动吧。
2.感悟加深
师:请大家观看动画片,通过感悟,明晰方向,自觉行动吧。(课件播放)
(五)拓展延伸,升华董存瑞精神
师:最后,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为大家推荐一首歌《顶天立地好男儿--献给董存瑞》,再一次感悟董存瑞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吧!(课件播放歌曲)
篇六: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思政课程育人
摘要:新时代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在基层深化改革和发展上注入新的动力。在面对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时,基层想要更好的发展和长期的稳固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这就需要党的领导和指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成为了基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思想政治的同时也要提高基层的思想政治意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重视和落实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将从党支部建设促进思政课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党委支部建设;思政课程
引言: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新的社会形态和观念意识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与基层结构也随之出现了改革,目前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
一、党组织建设创新的意义
(一)党组织建设创新是学校发展以及改革的客观要求
基层党组织在科研和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学校党建工作和学生各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确保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党的继承人。
(二)党组织建设是科学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
党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要做到服务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必须坚持创新,开拓进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创新。
(三)党建任务与目标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清楚地指出,要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实现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完善党的工作机制,完善党的领导体制。通过对制度、组织、思想、作风等方面的界定,使党建工作与基层工作相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创新。
(四)提升党建工作的战斗力、吸引力以及凝聚力。
目前,学校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由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变化,导致了当前的工作方式、机制、体制等与新时期的工作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凝聚力、吸引力、组织架构不完善、组织工作不完善;一些学生党员的纪律很差,无法有效地完成党交给他们的工作;一些学生党员在学风、校风、教风建设中没有发挥领导作用;部分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不符合新时期的教育管理需要。
二、促进思政课程育人的策略
(一)教材当中渗透思政课程的教学
教科书是小学阶段学生们学习的基础,一般来说,教科书当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知识和文学专业知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们应该善于使用小学语文教科书之中的内容,发掘出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将其教授给学生们,并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之中,将道德层面的知识进行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与德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之中,教师们可以多多挖掘课本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教学。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们首先就可以将故事的大概内容向学生们进行讲解,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之后,教师们就可以邀请小朋友们来谈一谈自己对于这个寓言故事的感受,让他们讲一讲自己在这个故事当中学到了大禹的什么样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们会被大禹“先大家,后小家”的精神所折服,他为了百姓们的安全,不惜放弃自己与家人们团聚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教师们还可以在课后顺势引入对学生们道德层面的教育,告诉学生们应该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奉献精神,多多关心自己身边的人,要乐于助人等等。
(二)开设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
仅靠教师并不能有效地在小学发展思政课程。德育渗透
鼓励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现学生们道德层面上的提高,小学语文老师也可以在课堂内外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此过程之中更好地展现自我。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阅读活动,此项活动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让小学生们在相比比拼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对德育进行渗透,在潜移默化之中,让自己沉浸在良好的言行、道德和学习精神中。同时,小学阶段的教师们还可以在假期内组织和庆祝传统文化,例如在清明节带领学生为革命烈士扫墓端午节解释了端午节的由来等,从而更好的加深了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三)加强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育的中坚力量,学生们能否接受良好教育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受到教师们专业素养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学校以及社会应该更加提倡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是能否开展有效教育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学校还需加大教师们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唯有教师团队不断深化和加强师德教育,优化师资队伍,强化自身的道德教育理念,才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们在道德层面上的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之中,教师们可以采取将思政融入课堂的方法,从德育中摘取出适合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教学理念,将思想观念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们能力的提升采取一定的策略。例如,可以定期的开展座谈会,让教师们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取长补短”。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校内外的一些专家来开设讲座,从而让教师们学习德育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结语:思想政治作为基层的法宝,是促进基层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的来说,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属于长期的工作内容,所以在新时期一定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管理促进思政课程育人。
参考文献:
[1]关于提升基层党支部委员自身能力的思考[J].田永合.
决策探索(中).2021(07)
[2]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性[J].郑永年.
特区经济.2021(05)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党建与教育”专项课题《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思政课程育人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TS(2022)DJ010
推荐访问:党支部思政宣讲材料有哪些 党支部 宣讲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