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2022 公民道德宣传日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2022 公民道德宣传日总结,供大家参考。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2022 公民道德宣传日总结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得体会3篇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化的重要内容。下⾯是店铺为⼤家带来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家。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得体会1:

  我通过学习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我就深深的认识到怎样来做好⼀位⽼师。

  作为⼀名教师,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师表、为祖国培养⾼素质的⼈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我价值,获得个⼈满⾜,完成⼈格升华、实现个⼈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个重要主题,不断提⾼⾃⾝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的重任。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坚定的教育事业⼼。只有我们真正做到⽢愿为实现⾃⼰的社会价值⽽⾃觉投⾝这种平凡⼯作,对教育事业⼼存敬重,甚⾄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巨⼤的拼搏奋⽃的动⼒。⼈的⼀⽣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的,为理想⽽奋⽃,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作中,珍视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才能赢得学⽣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热爱学⽣,是教师所特有的⼀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的爱,与⼀般的⼈与⼈之间的爱有所不同。我们说,师爱是⼀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就越能赢得学⽣对⾃⼰的爱,良好的师⽣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的把学⽣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进⾏⾃我教育的动⼒,推动学⽣朝着培养⽬标所指引的⽅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关系的过程中,⾸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

  教师是⼈类灵魂的⼯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以⾃⼰的模范的品⾏来教育和影响学⽣。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真诚的爱⽤美好⽽礼貌的语⾔表达出来。语⾔⽂明才能取得学⽣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修养的标志,对学⽣具有强烈的⽰范作⽤,所以教师应做到举⽌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教师的⼈格魅⼒是学⽣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格之光对学⽣⼼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可能影响学⽣的⼀⽣。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的素质和⾼尚的⼈格。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的学校;热爱学⽣,建⽴良好师⽣关系;⾝正为范,塑造⼈格魅⼒。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个重要主题,不断提⾼⾃⾝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的重任。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得体会2:

  加强公民社会公德教育提⾼公民道德素质————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体会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明程度的提⾼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点,把社会公德纳⼊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个⼗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它有更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与⼈、⼈与社会、⼈与⾃然的关系,具有⼴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们的⽣活领域不断扩⼤,社会分⼯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益频繁。

  因此,⽂明的⾏为⽅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优良素质的⼀种体现,⽽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良好的⼈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平的普遍提⾼,⼴⼤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的进步,遵纪守法、⽂明礼貌、助⼈为乐、爱护公物、尊⽼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些与社会整体⽂明进步趋势背道⽽驰的丑恶现象也⼤量存在着,⾃私⾃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然环境的⾏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平⼗分重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应积极⾏动起来加⼤宣传⼒度,公民也要⼈⼈以⾝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分重要,⽐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然环境的⾏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些地⽅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吸烟、禁放烟花爆⽵以及建⽴见义勇为基⾦奖励制度等地⽅性法

规也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社会公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公民的个⼈修养,也是社会⽂明进步的标志,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建设都有着引领的作⽤,⼀个好公民是⼀个好的职⼯和好家庭成员的前提,同时社会公德也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更⾼道德境界的基础,因此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每⼀个公民都应当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加强个⼈修养、完善⾃⾝⼈格的基本功来付诸实践,使社会公德意识深⼊⼈⼼,从⽽为全⾯提⾼整个社会的道德⽔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抓物质⽂明,⼀⼿抓精神⽂明,两⼿抓,两⼿都要硬,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全⾯进步,这是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在全民族形成共同理想⾄关重要。

  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坚固的精神⽀柱,才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有强⼤的精神动⼒,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越是改⾰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明重在建设;建设重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摇。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必将产⽣重⼤⽽深远的影响。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度凝炼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命道德,⼜总结了改⾰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活的各个领域,适⽤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为准则。我们要宣传好这20个字,使之家喻户晓,深⼊⼈⼼;我们要实践好这20个字,使之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主旋律;我们要通过宣传、实践这20个字,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中国特⾊的思想道德规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贾谊的国⽽忘家,公⽽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第⼀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平的肺腑之⾔:我是中国⼈民的⼉⼦,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息的不竭动⼒,是每⼀个中国⼈成就伟⼤⼈格的根本所在。提⾼公民道德⽔平,就要让每⼀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量,统⼀思想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不懈奋⽃。道德建设群众性强、实践性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觉,贵在参与。只要每⼀个公民都⾃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强、敬业奉献,我们民族的道德⽔平就会有⼀个⼤的提⾼,我们社会的⽂明程度就会有⼀个⼤的飞跃。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得体会3: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建设⼩康社会,加快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全民族素质的⼀项基础性⼯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明与精神⽂明协调发展,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伟⼤事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四⼤以来,随着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益深⼊⼈⼼,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明、健康⽣活⽅式已成为⼈民群众的⾃觉⾏动,社会道德风尚发⽣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些领域和⼀些地⽅道德失范,是⾮、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为时有发⽣,不讲信⽤、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发展稳定的⼤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度重视。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项长期⽽紧迫的任务。⾯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式多样化的趋势,⾯对全⾯建设⼩康社会,⼈民群众的精神⽂化需求不断增长,⾯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法、⼿段、机制等⽅⾯努⼒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到⼀个新的⽔平。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针原则

  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为指导,全⾯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提⾼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的全⾯发展,培养⼀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不断增强⼈们的⾃⽴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的精神动⼒与思想保证。

  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民在长期⾰命⽃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明成果,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进、⼀往⽆前,艰苦奋⽃、务求实效,淡泊名利、⽆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机与活⼒。

  7.坚持尊重个⼈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化、社会⽣活等各⽅⾯的民主权利,⿎励⼈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觉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把国家和⼈民利益放在⾸位⽽⼜充分尊重公民个⼈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8.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能充分发挥⾃⾝潜⼒,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9.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励先进,循序渐进。积极⿎励⼀切有利于国家统⼀、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层次的道德⽬标。

  10.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要⼴泛进⾏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们加强道德修养。建⽴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机制,综合运⽤教育、法律、⾏政、舆论等⼿段,更有效地引导⼈们的思想,规范⼈们的⾏为。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民服务为核⼼,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觉遵守的⾏为准则。

  12.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部的要求,也是对⼴⼤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如何、能⼒⼤⼩,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张旗⿎地倡导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们正确处理个⼈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理解⼈、关⼼⼈,发扬社会主义⼈道主义精神,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利益根本上的⼀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社会⽣产和⽣活的各个层⾯,引导⼈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的利益关系,提倡个⼈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利⼰,把个⼈的理想与奋⽃融⼊⼴⼤⼈民的共同理想和奋⽃之中。

  14.爱祖国、爱⼈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民族⾃尊⼼、⾃信⼼和⾃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民为最⼤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法,艰苦创业、勤奋⼯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于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事业。

  1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中应该遵循的⾏为准则,涵盖了⼈与⼈、⼈与社会、⼈与⾃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活领域不断扩⼤,⼈们相互交往⽇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道德修养和社会⽂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倡导以⽂明礼貌、助⼈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励⼈们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为准则,涵盖了从业⼈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趋激烈,整个

社会对从业⼈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要⼤⼒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励⼈们在⼯作中做⼀个好建设者。

  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活中应该遵循的⾏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之间的关系。家庭⽣活与社会⽣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倡导以尊⽼爱幼、男⼥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励⼈们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

  18.提⾼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19.家庭是⼈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尚品德必须从⼩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懂事的时候,深⼊浅出地进⾏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辨别善恶。要在家庭⽣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举⽌,相互影响,共同提⾼,形成好的家风。

  20.学校是进⾏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针,全⾯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常⾏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师表的作⽤,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参加适当的⽣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1.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道德教育。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业新风。

  22.社会是进⾏公民道德教育的⼤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的⼯作职能,运⽤多种形式和⼿段,⼤⼒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皆知。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历史和⾰命传统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的道德教育内容,推⼴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式。各类市民学校、职⼯学校、民⼯学校、农民夜校、家政学校等,要通过编写和运⽤通俗易懂的简明教材,对公民进⾏道德教育。

  23.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

  五、深⼊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24.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们在⾃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5.以“讲⽂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明城市、⽂明村镇、⽂明⾏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政、公正执法、做⼈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程”、“送温暖”、“志愿者”、“⼿拉⼿”、“幸福⼯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参与⼈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要在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求取得实效。

  26.建国以来特别是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物,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要⼴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先进典型,树⽴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舞、汲取⼒量,使先进典型的⾼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27.各种重要节⽇、纪念⽇,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要利⽤“五四”、“七⼀”、“⼋⼀”、“⼗⼀”等⾰命节⽇,“三⼋”、“五⼀”、“六⼀”等国际性节⽇,以及民间传统节⽇和重⼤历史事件、历史⼈物纪念⽇等,举⾏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然、对⽣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28.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们的⾔⾏举⽌,有着重要的作⽤。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队、⼊团、⼊党宣誓、成⼈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明⾔⾏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道德修养。

  29.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民群众对美好⽣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的⽣命⼒。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群众的主体作⽤,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的事情抓起,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活,防⽌和克服形式主义,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30.⼤众传媒、⽂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和影响⼒。⼀切思想⽂化阵地、⼀切精神⽂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化、塑造美好⼼灵、弘扬社会正⽓、倡导科学精神,⼤⼒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为和⾼尚品质,激励⼈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们辨别是⾮,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化氛围。

  31.⼴播、电视、报纸、刊物等⼤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劲、正⾯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群众喜爱的名牌栏⽬,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和事展开讨论。计算机互联⽹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上正⾯宣传和管理⼯作的⼒度,⿎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络传播。要引导⽹络机构和⼴⼤⽹民增强⽹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络⽂明。

  32.电影、电视剧、戏曲、⾳乐、舞蹈、美术、摄影、⼩说、诗歌、散⽂、报告⽂学等各类⽂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活,热情讴歌⼈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以其独特形式和艺术魅⼒,给⼈以⿎舞、启迪和美的享受。要在各种⽂艺评论、评介、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条重要标准。要加强对⼈们审美观念的引导,提倡⾼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坚决制⽌出版、播映、演出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节⽬,依法打击反动、淫秽及各种⾮法出版物,让健康的⽂化产品占领思想⽂化阵地。要切实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种类型的商业性⼴告,要注意⽂化艺术品位,不得出现有损道德、有伤风化的内容。要⼤⼒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告,净化⼈们⼼灵,优化⼈⽂环境。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要精⼼组织、加强引导,吸引群众参与,以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激发⼈们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七、努⼒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持和政策保障

  33.公民道德建设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必须综合运⽤各种⼿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明⾏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执法⼒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的法律⽀持。

  35.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段获取个⼈和团体利益的⾏为,⼜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和社会作奉献、道德⾼尚的⾏为,防⽌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36.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业和各基层单位在建⽴健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励与物质奖励统⼀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政规章以及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37.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抓、两⼿都要硬”的⽅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项⼗分重要的⼯作,放在突出位置,提供有利条件,下决⼼狠狠地抓,⼀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

  3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部的模范带头作⽤⼗分重要。⼴⼤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重、⾃省、⾃警、⾃励。要严格遵守党员领导⼲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要求群众做到的⾃⼰⾸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坚决不做。要教育好⾃⼰的配偶和⼦⼥,管好⾝边的⼯作⼈员,⾃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带动⼴⼤群众进⼀步做好⼯作。

  39.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的共同努⼒。各级宣传、教育、⽂化、科技、组织⼈事、纪

检监察等党政部门,⼯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作紧密结合起来,纳⼊⽬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商联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

  40.各级⽂明委和党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要深⼊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道德建设规律,改进⽅式⽅法,指导⾯上⼯作。要在⼀定时期内,集中⼒量抓好若⼲社会影响⼤、⽰范作⽤强、受群众欢迎的实事,促进⼀些难点问题的解决。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3篇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心得体会